3月24日至26日,我校來自法國、越南、摩洛哥、贊比亞、津巴布韋等國的20名留學生與來自麗水學院外國留學生一起走進遂昌,參加由浙江農林大學、麗水學院、麗水市外辦主辦、遂昌宣傳部、教育局、文旅局和舒閣藝家共同承辦的第十屆中西文化“玩美游學”活動,體驗遂昌“班春勸農”非遺項目農耕文化和“鄉村振興”成功實踐。

本屆中西文化“玩美游學”活動開幕式在遂昌中學隆重舉行。國教學院院長趙有華、麗水市外辦副主任奚惠平、遂昌縣委統戰部部長孫培蓮和遂昌縣政協、宣傳部、教育局、文旅局和遂昌中學等部門領導出席開幕式,遂昌中學高一年級師生、我校和麗水學院共700多位師生參加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我校碩士研究生譚科和遂昌中學學生代表共同主持。趙有華、奚惠平先后致辭,闡明了“玩美游學”的活動背景、活動內容和積極意義,孫培蓮宣布活動開幕。
開幕式上,我校留學生現場演繹了中文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歌》和《朋友》,熱情洋溢的《非洲現代舞》,給現場的領導嘉賓和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動在中外青年學生的合唱曲目《朋友》中走向高潮并落下帷幕。

在遂昌非遺館,竹編畫、臉譜、刺繡、黑陶等非遺項目琳瑯滿目,留學生們一邊自拍,一邊穿梭于各個非遺展示區,近距離感受非遺作品的獨特魅力,并深深折服于非遺傳承人的精湛技藝。“班春勸農”是遂昌保留的傳統農業文明中的迎春文化表現形式,“班”同“頒”,“班春”即頒布春令,“勸農”以勸農事,策勵春耕,從湯顯祖手上傳承至今,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活動中,留學生們觀看了“班春勸農”典禮視頻,聽老師講述“班春勸農”民俗文化,多方位了解遂昌人類非遺項目。隨后,留學生們體驗了制作扎染、漂流漆紙扇子。

在小岱村,留學生們體驗了農耕文化,體驗手打麻糍,戴斗笠,采茶、制茶。“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這里的人們熱情好客,鄉村建設非常漂亮。我們體驗了采茶、炒茶,打麻糍,了解了許多浙江故事和中國故事,讓我更加了解中國。”來自越南的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生馮氏秋姮開心的說。

近年來,浙江農林大學國際學生國情教育名師工作室積極選拔優秀留學生團隊參加各類國情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國際學生走入中國鄉村,近距離感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文化和新時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激勵國際生以外國人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和中國式現代化故事。
(國教學院 楊紅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