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從浙江林學院山核桃研究所傳出消息:經過多年研究,該所的科研人員終于攻克難關,成功克隆到了山核桃的成花基因,并基本掌握了山核桃的成花機理。作為獲得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項目,“山核桃品質、產量遺傳基礎及優化控制”日前順利通過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省林科院等單位有關專家的驗收。這一研究成果的使用可使山核桃的結果時間提早二年,對提高山核桃樹開花率、結果率和山核桃品質也有一定的作用。
目前幾乎所有的山核桃樹都是純野生的,從樹苗到結果需10年左右時間,而且大部分山核桃樹有十幾米高,采摘十分困難;加上山核桃還有許多病蟲害,產量不穩定、質量難保證,全國山核桃年產量不到1.2萬噸,使得市場上的山核桃價格居高不下,。為解決山核桃良種、樹體矮化、童期縮短及高效栽培等問題,從2003年開始,浙江林學院專門成立了山核桃研究中心,先后建立了570畝嫁接苗試驗基地、155畝種質資源收集圃、86畝苗木繁育基地,繁殖山核桃嫁接苗10萬株,建立了省級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一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蒲袑<覈@嚴重制約山核桃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經過三年的技術攻關,先后攻克了山核桃的嫁接、矮化、實生苗培育等方面的難題,使山核桃的大面積種植和改善品質成為可能。
同時,該研究所在所長黃堅欽的帶領下,運用CDNA—AFLP技術,成功克隆到了LFY山核桃同源成花基因,完成并掌握了山核桃的成花機理。這一技術的掌握,可使山核桃結果時間從8到10年,提早到6年左右,并可通過控制成花基因,提高山核桃產量和質量,防治相關病蟲害,對矮化山核桃樹也有積極的意義。
為更好的服務山核桃農,浙江林學院山核桃研究所還專門成立“中國山核桃產業網”,將他們的研究成果無償發布在網站上,讓更多的山核桃農能夠用上更好的技術。黃堅欽說,通過使用研究所的山核桃嫁接、矮化、實生苗培育、人工受粉、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到目前為止,至少已經幫助浙江以及周遍省份的山核桃農新增產量5000噸,新贈產值1億多元。
如今,山核桃研究所已經不再滿足于山核桃栽培的研究,他們針對山核桃含油率達到7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95%,能有利人體健康等特點,開始著手研究開發山核桃油;針對山核桃皮難處理,從中提煉出了生物農藥,并將提煉后的產物生產成膠粘劑、香山碳等產品,大大提高了山核桃的附加值,為山核桃農開辟了一條致富大道,為山核桃產區的農民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開辟了一條新路子。
《教育信息報》:2006.3.7